财经周评
财经要闻
1、新华社: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之际,中新两国发表联合声明,确定将两国关系升级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并期待加强在贸易和投资、绿色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合作。新方重申支持中方推动高质量发展,欢迎中方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方肯定新方长期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为双边合作奠定坚实基础,表示支持新加坡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2、经济日报:组建国家数据局,对于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发挥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基础性作用而言是场及时雨。要建规立制,破解“数字鸿沟”难题,注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让数字化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
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疾控专家研究论文指出,中国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将会进一步增长,从2019年的77.7岁稳步上升,预计到2030年,预期寿命将达到79岁,到2035年,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女性平均为85.1岁,男性为78.1岁。
4、世界银行:得益于中国经济活动的大幅反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在2023年加速,增长率将从去年的3.5%回升至5.1%,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4.6%。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反弹至今年的5.1%,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4.5%。
5、巴西央行: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了巴西外汇储备中第二重要的货币。业内称,反映出巴西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正在不断加深。截至2022年年底,人民币占到了巴西外汇储备总量的5.37%,超过了欧元所占的4.74%,美元以80.42%的占比继续处于主导地位。
地产动态
1、甘肃省兰州市:4月10日起,将对住房公积金贷款存贷比(缴存余额系数)进行调整,由原来的18倍提高至24倍,缴存时间系数也相应予以调整。调整后,贷款职工特别是新市民、青年人的实际贷款额度将明显提高。
2、中国经营报:202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正进入深度调整期,代建行业已成为越来越多房企的“必争之地”。目前,发展代建业务的品牌房企已超60家,其中既有全国化超大型房企万科、中海、金地,也有地方性大中型房企联发集团和滨江集团等。
3、华夏时报:中房协名誉副会长苗乐如建议,按照“家庭套数”征收房地产税,第一套房免征税,第二套房少征税。房贷利率直接同比例降低,这样也避免了“先还贷再贷款”的麻烦。
股市盘点
1、招商证券:随着国内经济有序复苏,将引导企业盈利逐渐进入上行周期,对A股提供基本面支撑。而美联储加息已经进入尾声,综合美国通胀、失业率的变化以及银行业风险事件,5月不加息的概率在增大,加息本身对A股冲击最大的阶段或已过去。整体继续看好A股成长风格,关注高成长性的医药、信息技术板块。
2、上证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市场发行逐月回暖,3月基金募集总规模触及今年以来单月新高,环比增加552.78亿元;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达1437亿元,环比增幅超六成,混合型、股票型基金募集规模增幅明显。
3、中证报:公募基金2022年年报基本披露完毕。新能源、医药、半导体等景气赛道仍是公募基金的“心头好”,光伏板块成为基金经理集中选择的进攻方向,但对个股的持仓出现分化。公募基金净买入前十的个股为天合光能、阳光电源、爱尔眼科、宁德时代、锦浪科技、晶科能源、TCL中环、爱美客、康龙化成、澜起科技。
财经知识
读懂定期报告系列 之四十八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省青企协金服委员会
招商证券西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