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评
财经要闻
宏观经济
1、上证报:1月创纪录的近4万亿元信贷投放,给银行业今年的工作开了好头。这得益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支持“稳增长”,也是实体经济逐渐复苏的积极信号。1月信贷投放重点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普惠金融等领域。同时,在金融监管部门引导下,房地产融资渐次回归正常。
2、新华网:据美联社报道,1月,美国公寓租金上涨0.5%,为20年来最高涨幅;电价上涨4.2%,为15年来最大涨幅,同比上涨10.7%;禽蛋、谷类和奶类制品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0.9%。拜登承认,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提醒人们,美国家庭“预算吃紧”、“餐桌承受真正的压力”。
3、央视财经:日清食品宣布将时隔三年对旗下大约180种方便面涨价,涨幅最高达到12%。可口可乐日本子公司也宣布将上调1.5升装以上多款饮料的出货价格,涨幅最高达8%。不仅是食品,在全球供应链紧张的影响下,日本的笔记本电脑、白色家电也开始出现涨价趋势。
4、央视网:韩国政府预测到2040年,韩国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将降至118万人,只有2020年时的一半。为缓解人口危机,韩国政府今年下半年将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包括一次性发放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的生育补贴,延长带薪育儿假等。
地产动态
1、中证报:1月,房企销售业绩整体欠佳,房企之间分化进一步加大,不少头部房企销售较为可观,中小房企则下滑较为严重。1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总额同比下跌40.7%,权益销售总额同比下跌42.2%。30个大中城市成交套数及面积同比分别下降27.7%和23.7%。
股市盘点
1、上证报:2022年以来,已有20家公司撤回IPO申请。IPO撤单现象从2021年开始增多,2021年沪深北交易所共有171家拟上市公司撤回IPO申请,数量超过2020年、2019年。与此同时,剔除终止审查与终止注册的申报项目,目前有867家企业正在A股排队IPO,还有2149家企业处于IPO辅导状态。
2、中国基金报:受前期新基金密集申报、产品同质化、渠道档期竞争和开年新基金发行遇冷影响,新基金发行开年面临“去库存”压力。2022年开年以来,已有48只基金在获批长达170天以上才推向市场,与此同时,当前市场也出现单家公募9只新基金同时在售的局面,在历史上都较为罕见。
3、中证报:本周,低估值板块持续走强,赛道股则持续调整。“赛道股之王”宁德时代累计下跌17.32%,而低估值的中国平安、中国交建、中国建筑等则在本周显著上涨。业内称,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当前主要的宽基指数中以创业板指数的估值为最高,过高的估值水平,对市场情绪变化更为敏感。
4、中国基金报:截至2021年底,香港上市ETF数量达153只,总市值突破四千亿港元,达到4290亿港元,同比上升9%,创下历史新高。去年资金逆势流入香港ETF市场,总额约600亿港元,为近年来的增量最高峰。
财经知识
省青企协金服委员会
招商证券西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