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评
上周消费板块下跌较大,核心资产逻辑发生变化,芯片、锂电等科技板块也纳入核心资产。以超级品牌为主的消费股呈趋势性下跌,基金二季报显示,公募资金抱团方向偏向双创。现在A股分化比较严重,是资金推动型行情,公募抱团决定热门赛道。中央规定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中办国办严厉禁止学科类培训机构上市,资本化运作。这两大杀手锏,对大多数校外培训机构简直毁灭性打击,很多资金已经行动起来了。新东方等教育股直接腰斩,连锁反应就是教育股带着中概股一起雪崩,海外上市的公司中有很多都是互联网和教育股,近年来对于这两个行业的政策基本都不友好,所以也造成了这种现象。相对而言,互联网因为本身质地优秀、规模庞大,还能抗住,但教育的话基本就是直接溃散了。教育培训直接被拉出去斩了,互联网半条命已经没了,房地产一直被打压,医疗制度也在深化改革....只要国家下决心要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任何行业和风口在时代洪流面前,都只是螳螂挡车!相对来说还是A股更坚挺,这周市场整体还是挺强的,周中创业板又摸了短期新高,周四周五进入调整,也属于正常情况。市场整体的运行规律还是结构性的行情,只不过短期的新能源作为最强赛道,现在稍稍有点拥挤。拉长周期来看,现在处于一个阶段冲顶的状态,什么时候见到短期顶都有可能,当然中长期仍然看好中国股市。但是短期的估值很有可能会需要市场消化。当下,显然更适合防守,控制仓位,选择质地好但估值较低的公司,从长计议。
财经要闻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此外,教育部表示,“双减”工作牵涉面广,十分复杂,为此选取北京、上海等九个地区作为试点。探索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将学科类培训纳入政府指导价。
2、市场监管总局:责令腾讯及关联公司采取三十日内解除独家音乐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等版权费用支付方式、无正当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权方给予其优于竞争对手的条件等恢复市场竞争状态的措施。腾讯三年内每年向市场监管总局报告履行义务情况,市场监管总局将依法严格监督其执行情况。
3、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资管行业要培育金融投资深度,普及长期理性和价值投资理念,提高整个社会的金融素养。尤其要避免过度渲染超额回报,炒作非理性预期。资管行业要做市场的价值投资者,主动培育投资而非投机的市场氛围。
一、宏观经济
1、社科院原副院长蔡昉:预测中国实现2025和2035两个GDP目标应该在15年里要保持4.7%到4.9%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该增速可以在2025年“十四五”结束时达到人均GDP13000-14000美元,到2035年,会达到22000美元,接近进入中等发达国家。
2、央视新闻: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倩以251.8环摘得金牌,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这是东京奥运会产生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本届奥运会取得的首枚金牌。
3、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发展绿色金融时,金融机构应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各行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转型的难度等因素,不可简单地对传统高碳行业进行“踩踏式”、“冒进式”的抽贷、断贷、到期不续做,要在确保自身业务可持续性前提下,积极支持相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上,对传统业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避免谈“碳”色变。
4、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中国已经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将推出“1+N”政策体系。作为顶层设计,其涉及碳达峰、碳中和在全国和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政策措施,主要目的是在各主要领域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转型和创新。
5、世卫组织:从6月28日到7月11日的两周时间里,在28个完成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的国家中,德尔塔毒株在其中19个国家都成为了主要传播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占比高达68.3%。
二、地产聚焦
1、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中国银行业的特点表现为银行信贷为社会融资的主渠道、传统的存贷款利差占比较高,带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一度发展非常快。房地产贷款、地方隐性贷款始终是龙8-long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金融安全的潜在威胁。所以在借鉴、实施巴塞尔规则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中国银行业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实施符合中国金融业的规则。
三、股市盘点
1、证券时报:截至7月23日收盘,A股共有48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21家预喜,预喜比例为43.75%。由于拿地毛利率未见企稳,短期开发类房企估值或仍将承压,后续关注二、三批次集中供地降温带来的开发类房企估值修复。
2、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上半年,发布期货套期保值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556家,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全国期货市场法人日均成交占比近40%。目前整个期货市场的客户权益达1.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年7月,我国公募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在股指期货市场的持仓规模相较2020年年初,分别增加了1倍、1.5倍和2.6倍。
3、证券日报:上半年,61家信托公司净利润总额逾340亿元,同比增速约12%。上半年的业绩更多的是反映去年同期乃至更早之前的项目业务情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信托业“转型”并非“转向”,也绝非完全摒弃传统信托业务。
财经知识
公募债券违约及处置案例
当前,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交投愈加活跃,对外开放程度稳步提升。为更好满足新入市及潜在投资者需求,帮助投资者做好债券投资“入门功课”,系统了解债券投资知识,特推出了《投资者入市手册(债券篇)》,并在此基础上精编为“债券入门300问”系列文章。本篇为第十三篇,介绍典型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1.案例回顾:E公司2012年4月发行了4.8亿元的公司债(以下简称“12E债”),存续期为5年、附第3年末投资者回售选择权,发行利率为6.78%,每年的4月X日为债券付息日。2015年4月,因公司无法按时、足额筹集资金偿付“12E债”本期债券应付利息及回售款项,构成对本期债券的实质违约。
2.发行人及债券基本情况:E公司于2009年11月在交易所上市,实际控制人为M。公司原主营业务为高档餐饮业,是国内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餐饮企业,后经多次转型,主营业务涉及餐饮服务与管理、环保科技、网络新媒体及大数据处理。2012年4月,公司发行了4.8亿元存续期为5年、附第3年(2015年4月)末发行人上调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的公司债,发行利率为6.78%,每年的4月X日为债券付息日。
3.风险暴露过程:公司2013年全年亏损5.64亿元,2014年上半年亏损659万元,经营风险增大,业务转型困难,并存在业绩真实性等质疑。2014年10月,P资信公司披露对“12E债”的不定期跟踪评级报告,将其主体及债项评级均由A下调至BBB,触发交易所风险警示条件。交易所于10月X日对债券进行停牌处理,并于复牌后实行风险警示处理,债券更名为“STE债”。2015年4月,因公司无法按时、足额筹集资金用于偿付“12E债”本期债券应付利息及回售款项,构成对本期债券的实质违约。因公司2013年、2014年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6.8亿元,连续两年亏损,“STE债”于2015年6月暂停上市。 4.违约风险事件处置情况:“12E债”违约处置难度大。从经营角度看,一是传统餐饮业务业绩继续亏损,且公司转型的新业务发展停滞;二是公司前期形成的大额应收及预付款项约1.5亿元无法收回;三是因涉及房屋合同纠纷等情况,公司7个银行帐号被冻结,日常经营无法正常进行。从重组角度看,一是公司市值约为60亿元,估值较高,增加了借壳重组的难度;二是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未有明确结论,重组存在障碍。鉴于上述原因,公司于2015年6月启动债务重组有关事项。因涉及相关利益方较多,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复杂,公司需同相关各方多次沟通协调。通过2015年下半年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和债务重组,公司完成“12E债”债券兑付资金的筹集工作,2016年3月X日,偿债资金划入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指定银行账户,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于2016年3月X日完成派发工作。其中,本金为2.92亿元,利息为353万元,违约金为1,722.95万元,合计3.13亿元。至此,“12E债”违约事件处置完毕。 5.案例启示:一是“12E债”的违约风险爆发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转型新业务未达预期有一定相关性,投资者在项目投资过程中应对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采取正确投资决策规避风险。二是“12E债”违约事件为我国资本市场首例公募债券本金违约案例,是“11C债”违约事件后的又一案例,再次打破了刚性兑付的预期,揭示了债券投资天然信用风险的属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省青企协金服委员会
招商证券西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