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long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

省青企协财经周刊——之172期
发布时间:2019/9/9       浏览次数:1393 次

财经周评


9月第一周是 A股倍儿有面子的一周,70周年大庆、降准预期、工具箱亮剑刺激经济、贸易争端十月谈判、外资持续扫货,大盘周线多头排列,成交量持续放大,各种因素刺激下,上周沪指大涨 3. 93%、深成指上涨 4. 89%、创业板上涨 5. 05%。希望 A股再接再厉,再下一城。
9月 4日晚间,国务院常务会议传来重磅消息,对货币政策的最新定调,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释放了降准信号,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9月 6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 2019年 9月 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 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 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 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 1000亿元。并强调,此次降准并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两天前,国务院吹风降准,不到 48小时,央行就宣布,这神速简直了!此次降准是时隔近 8个月,央行再一次全面降准。上次是 1月 4日,当天大盘暴涨 2%,然后涨了 3个月,指数飙升 800多点。
都说历史可以轮回,这次的全面降准,让 A股涨到何处?要求不高,稳住3000点,领涨就行 !
看了下消息面,谈降准说利好的,基本上是已经重仓的;说高开低走的,多数人是投机派或者仓位比较轻的。
谈一下几点看法:
1、降准对于 A股短期涨跌就不去猜测了,但更应该结合政策背景来看,综合判断此次降准,中长期利多毋庸置疑;
2、降准只是释放流动性,钱没流到企业那去,其实都是白搭。好戏其实是在后头,LPR机制之后,MLF利率下降还会向下调,降利率才是真正的利好,实质能减轻财务成本;
3、行情牛不牛,看这一波券商的持续性,能否在短期持续上涨,如果有,后面就会全部点燃。
4、如果后面走势是轮动,指数不会跌多少。因为有些板块跌,有些板块涨,会平衡整个大盘。如果是行情结束,就不是这样的走法,大家可以观察观察。
利好哪些行业?这 9000亿流动性,不准放贷房企,民企也不一定能拿到。应该多数搞基建,发专项债了!
后续政策可能继续紧闭房地产和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闸门,然后推动制造业、规范融资的基建等投资。所以,行业配置上优先推荐配置券商和科技, 坚守消费和高股息品种, 加配大基建、汽车等品种。



财经要闻

1、央行:截至 2019年 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 31072亿美元,环比上升 35亿美元。8月末,黄金储备报 6245万盎司,环比增长 19万盎司,央行连续第 9个月增持。


2、经济观察报:银行同业业务再次受到监管指导。近期监管下发了一份同监管文件,将同业资产、同业负债与一级资本挂钩,根据评级来确认最低监管标准值。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中小银行风险事件引发了监管部门对银行同业资产规模的重视,希望通过压降部分银行的同业资产规模,倒逼银行流动性更多地通过表内信贷释放,让更多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3、券商中国:最新披露的上市银行 2019年半年报显示,无论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等大型银行代销基金的销售量均出现同比下滑,同时第三方代销的头部机构也正在基金销售上遇到巨大困难。当前市场基金代销机构总共 493家。


一、宏观经济

1、中证报:根据近日公布的 2019年中国 500强报告,千亿级企业明显增多,兼并重组重回活跃轨道。其中,国有企业是并购重组主体,104家国有企业去年完成了 613次并购重组。显然,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地方国企,进入加速推进的新阶段。


2、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到深圳调研。李希来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现场听取深交所运营管理情况介绍,强调要落实《意见》精神,稳步推进注册制和创业板改革等工作,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功能,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中证报:全球最大的 12家投资银行组合今年上半场表现堪忧,并创下自 2006年以来的最差同期表现。2019年上半年,上述投资银行交易和咨询业务收入总额为 768亿美元,较 2018年同期下滑 11%,降至 2006年以来 13年间同期最低水平。投行业绩不佳很大程度是由地缘政治紧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低利率环境加剧全球经济结构性下滑等因素所致。


4、新华社: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19专题研讨会上,多名全球跨国公司负责人表示,所谓的“ 外资撤离” 完全是伪命题,他们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不会动摇。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连续 27年成为外资流入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


5、新华社: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杰罗姆· 鲍威尔强调美国经济前景面临“ 显著风险” ,并重申美联储将采取适当行动维持美国经济扩张,而各界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也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地产聚焦

1、北京青年报: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需要具有一定规模的开发企业、主要租房机构和政府专门职能机构履行职责,如果盲目放开住房租赁市场,无异于制造浑水摸鱼的格局。只有当市场比较健康、规范,各项制度、法规比较完备,才能逐渐放开市场,通过良币驱赶劣币让市场越来越健康、规范,使之成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股市盘点

1、上证报:作为资本市场的“ 新生儿” ,科创板自正式开市以来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热度。同时,引发关注的还有科创板企业开始引入保险机制转移风险。从保险业了解到,科创板首批 28家企业中已有 13家企业购买了董监高责任险。


2、中证报:沪深上市的 36家券商已全部交出了 8月业绩成绩单。36家上市券商中仅有 2家券商营收水平未超 1亿元,营收超 1亿元的券商占比达 94%;共有 14家上市券商净利润超过 1亿元,有 2家超 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券商股东的减持计划正在进行中。


3、证券日报:北上资金 2018年全年通过沪股通总成交金额为 26623亿元,而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北上资金通过沪股通已经成交了 34807亿元,全年下来的高速增长毫无悬念。科技赋能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这才是北上资金乐意投资沪深股市的关键所在。


4、上证报:截至 8月 30日,新三板共有 9024家挂牌公司披露 2019年半年报,按期披露率 98. 56%。上半年挂牌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6. 82%,净利润同比下降 4. 75%,但较 2018年全年降幅缩窄 15. 88%。市场内部形成了以专精特新“ 小巨人” 为主的梯次和产业结构。


5、深交所:对天广中茂下发关注函。天广中茂本次董事会以 5票同意、2反对通过《关于改选董事长的议案》,请说明你公司是否存在控制权争夺的事项,是否存在董事会无法正常履职的风险,如有,请充分提示风险。



财经知识


七个指标识别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的识别很简单,七个指标就够了!
1 远高于同行业的毛利率
浑水做空的财务指标特征里,“ 远高于同行业的毛利率” 排在第一位。为什么呢?因为不管你是虚增收入还是虚减成本,其结果就是毛利率变高,而且理论上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每家企业只能取得平均的利润率,因此在使用这个指标时,一定要注意适应性:在 TOC领域,品牌可以带来超额的毛利率;在 TOB的制造业领域,先进的技术也可以带来超额毛利率。
因此毛利率异常是判断上市公司财务是否造假的起点。
什么叫毛利率异常呢?这里分几种情况:一是浑水提到的毛利率明显高于或者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水平,或者变动趋势与行业不一致;二是无视经济周期的影响,增长异常平稳;三是毛利率稳定或上升时,应收账款大增,存货周转变缓。
经营现金流差
经营现金流差是被质疑财务造假最常见的指标,经营现金流差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该收的没收回来,表现是应收账款高估;二是该付的已经付出去了,表现是存货高估。
那么什么叫经营现金流差呢?
一直用的是净现比,意思是净利润现金含量,即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净利润,就是说企业实现一元净利润实际流入多少现金。长周期来看(10年以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净利润应该大于 1。看整个 A股的净现比,扣除金融业之后,A股实现净利润 1. 94万亿元,经济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2. 55万亿元,净现比为 1. 32,也就意味着 A股实现 1元的净利润,那么流入的现金为 1. 32元。
第二个指标是收现比,即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营业收入,即公司的营业收入中多少收回了现金,一般情况下考虑增值税,这个比值在 1. 16,即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营业收入=1. 16。
虽然净现比和收现比的理论值分别为 1. 32和 1. 16, 但是很多公司达不到的,净现比不低于 0. 5,收现比不能低于 0. 8。
此外,经营现金流波动也不能过大,否则也很异常。
比如信威集团 2015年和 2016年,连续两年经营现金流为20亿和37亿,同期净利润是 20亿和 16亿,这种巨额背离根本不符合电信业的特征。
第二种方法是看根据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计算的收现比,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营业收入,意思是 1元的营业收入收到了多少现金。因为增值税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收现比约等于 1. 16。看康美药业的收现比,可以发现从 2010年至今,收现比均大于 1,也就是公司的收现比还不错,确认的营业收入基本收回了现金。也就意味着公司应收账款的增加基本跟营业收入的增加同步,公司现金流差的主要原因是购买存货流出的太多了。
其实,康美药业所在的中药行业经营现金流普遍不好,甚至整个医药行业经营现金流普遍不好,主要是因为下游是连锁药店或者医院。以 2015年2017年主要医药公司的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例,主要医药公司的净现比都小于1,恒瑞医药、云南白药、复星医药等分别为 0. 93、0. 72和 0. 75. 但是即使如此对比,康美药业的净现比还是相对较低,只有 0. 39。
跟主要医药公司相比,康美药业的净现比是最低的。
3 大存大贷
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都很高,简称存贷双高,尤其是长期的存贷双高,很多人认为这种企业造假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在财务管理者眼中,企业的借贷都是根据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的,在企业有大量现金时,何必去借贷呢,企业借贷金额那么高,现金为什么不还贷呢?总之,企业低资金利用效率让人怀疑。
康得新和康美药业的股债双杀更是加深了大家这种印象。
金亚科技当年就是存在存贷双高现象而被实锤造假的。2014年度金亚科技的财务报表显示,货币资金 3. 45亿,占到总资产的 26%,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债券等筹资活动的负债余额为 4. 07亿,占到总资产的 30%。对比公司的收入规模 5. 53亿,有着存贷双高的迹象。2015年公司发布的公告进行差错更正,2014年末账面货币资金余额由 3. 45亿元调减为 1. 24万元,调减部分的 2. 2亿资金实际上为股东占用,这里的存贷双高背后实际上是有潜含着股东占款的情况。
比如信威集团,截止 2018年底,公司年报显示账面资金高达 111亿,然而2019年 1月,16信威 01债违约,债券规模 20亿,又是典型的 111亿资金还不起 20亿的借债,要知道公司借壳上市后募集资金上百亿,这些钱去了哪里不言而喻了。
康美药业财务数据被质疑最多的地方就是存贷双高,所谓存贷双高是指一家公司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都非常高,在财务管理者眼里,这种情况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一边需要支付高额的财务费用,一边账上还保留大量的现金,不符合商业逻辑。
看康美药业的报表,截止 2018年半年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 399亿元,同时有息负债(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负债等)高达 347亿元,占净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119%和 104%。而且拉长周期看,康美药业的存贷双高并非一日形成的,从 2010年开始,其货币资金和有息负债余额分别为 28亿、28亿,占净资产的比例均为 56%,占比一路上涨,尤其是近四年,一步一个台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除了现金就是有息负债,像一对孪生兄弟,很有意思。
那么这么多年的存贷双高是怎么来的呢?股债双融资。看康美药业上市以来的募资统计,其中首发融资只有 2. 26亿元,但是配股、增发、优先股分别融资34. 70亿、96. 52亿、30亿,股权累计融资 163. 48亿元,债务融资更厉害,累计借款融资 123. 95亿元,债券融资 516. 5亿元,股债合计融资 803. 93亿元。如果借款融资按照筹资现金流入的话,则高达 742. 7亿元, 股债合计融资 1422. 68亿元。
存贷双高的一个影响就是康美药业利润表中利息支出占比在不断提升,2018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25. 92亿元,利息支出高达 8. 01亿元, 占比 31%。2017年实现净利润 40. 95亿元,利息支出 12. 18亿元,占比 30%。而且这种现象持续多年,2010年实现净利润 7. 16亿元,利息支出 1. 40亿元,占比 20%。在利息支出上,康美药业从未让人失望。
从资产负债表的存贷双高,到利润表高额的利息支出,康美药业的财务管理行为让人不解。那么康美药业的货币资金是真实存在的吗?可以通过计算货币资金的收益率与七天通知存款利率来判断货币资金的真实性,比如计算得知 2017年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季度平均余额 9. 07万亿,实现利息收入 1173亿元,平均收益率为 1. 29%,略低于 2017年央行公布的七天通知存款利率 1. 35%;2018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平均余额为 9. 52万亿,实现利息收入 688. 74亿元,平均收益率 1. 45%,略高于央行七天通知存款利率 1. 35%。
那么康美药业呢,整理了康美药业的利息收入和货币资金余额,计算出货币资金收益率,可以看到康美药业的货币资金收益率在 0. 63%1. 45%之间,近三年约 0. 8%附近,远低于七天通知存款利率,因此使用此方法测算,康美药业货币资金的真实性存在部分可疑。
但是实话实说,此测算方法局限性比较大,并不能保证测算结果的完全真确,只是一种参考方法。可是用此方法测算利息支出发现,康美药业的利息支出高达5%以上,2012年2014年更是高达 7%左右,所以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没有人能够合理解释:康美药业为什么要用 5%以上的利息支出率借款 347亿元,而收益率只有 0. 8%左右,难道银行是康美药业大股东开的,为了给银行支付利息?
有三类公司的存贷可能会出现双高,一种是因为商业模式,比如供应链企业,一种是传统行业的国企,还有一种属于子公司多的企业。子公司多的企业,由于不同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报表不同,自然存在一些子公司存款多,另一些子公司贷款多,那么合并报表里自然会出现双高的局面。
截止 2018年半年度,康美药业并表子公司高达 120多家,是不是因为子公司多导致存贷双高呢。从 2010年开始,康美药业已经存贷双高了,但是当年康美药业并表子公司只有 12家,因此康美药业的存在双高也不是因为子公司众多导致的,其货币资金主要存放在母公司。对比康美药业的母公司报表货币资金及合并报表货币资金可以发现,康美药业的母公司货币资金占比非常高,一直在90%以上,
而且查看公司半年报得知,公司受限的货币资金不足 1亿元,外币存款更是不足 0. 1亿元,纵然公司董秘在多个场合强调公司高额货币资金的合理性,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4 隐瞒关联交易或严重依赖关联交易
提到大 A股关联交易,不得不提两个典型公司,一个是当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乐视网,一个是不知关联方在何处的神雾环保。
然而时至今日,两家公司股价回撤均超过 90%, 神雾环保股价最高接近 400亿,现在只有 36亿;乐视网股价最高接近 1600亿,现在市值不到 70亿。
这种暴跌,跟关联交易有很大的关系。
关联交易带来两个资本市场最怕的问题,一是公司业绩是否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存在依赖,二是担心公司是否借关联交易调节业绩。
5 海外收入
海外收入由于核查难度大,被很多 A股公司用来隐藏造假,而且屡试不爽。
比如改造地球的信威集团,比如 2015年和 2016年国外实现营业收入 33亿和 27亿,占比超过 90%,而这些收入的毛利率高达 91%和 85%,这那里是电信设备,比洗钱还赚钱。2017年之后,国外收入骤降至 0. 88亿和 0. 02亿,康得新的毛利率至少还是稳定可信的。
6 实控人股票质押比例过高
这样的情况在 A股也是一个经常性的现象,实控人股票质押比例过高。股票质押在一般情况下是公司实控人进行融资的手段,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公司实控人过多的质押股份,会形成很大的风险,一方面在于其经营上缺钱,一方面一旦股价低于质押价格,很可能遭遇平仓,使得股价进一步的降低。一个是经营上出现问题,一个是股价出现闪崩,两方面都不好。
7 分红少
虽然 A股的传统是分红不积极,但是财务造假的公司一定更吝啬。因为净利润是虚增的,怎么会有钱进行大额分红呢。
比如康得新 2014年以来虽然年年盈利超 10亿元,但是分红很少,分红率只有 10%。
以上识别手段均是发现财务造假的起点,至于能否发现并证实,需要对公司的进行逻辑缜密的验证,如果发现不符合常识、逻辑的地方,那么大概率是有问题的。

主办:龙8-long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    Copyright ©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龙8-long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毕原二路西科控股硬科技企业社区12栋(博瑞集信(西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